薇彧宸文化

导航

您所在位置:

首页 > >展览 > >过往展览

“徘徊窗影间”王茗

作者: 小编  时间: 2025-03-04 17:09:01

74011410c6b32dd9066e4266d2af5585.png

展览时间:

2025-01-11 - 2025-03-08

展览机构:

纽约否画廊

展览地址:

纽约否画廊


展览作品:


image_看图王.web.jpg


image (1)_看图王.web.jpg


image (2)_看图王.web.jpg


image (3)_看图王.web.jpg


image (4)_看图王.web.jpg


展览介绍:


(纽约——2025年1月11日)否画廊荣幸地呈现艺术家王茗在纽约的首次个展《徘徊窗影间》,展期为2025年1月11日至3月8日。王茗的作品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微妙之美,将熟悉的场景转化为富有思考性的心理景观,探讨记忆、情感与自我之间的链接。本次展览由阿什莉·奥德科克策展,她是一位居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独立策展人、艺术评论家和编辑。
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,日常生活以熟悉的节奏展开:在家与工作之间匆匆穿梭,很少驻足审视身边的世界。而对于王茗,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——穿行于熟悉的街道、徘徊于公园或室内空间——却构成了她艺术实践的重要基础。她以周遭环境为素材,构建出深具内省意味的艺术叙事,通过对日常的再现与重构,探讨人类在日常生活之中所建立的情感关联,并追寻更深远的存在意义。
王茗成长于中国深圳,现居纽约,她以细腻的视角深刻洞察都市生活的日常与景观。在将这种理解融入作品之中的同时,她更倾向于在喧嚣中捕捉寂静的场景,从建筑细节、日常物品以及隐藏于繁忙街区中的精心修剪的草地中汲取灵感。每幅画作都被注入情感的共鸣——孤独、宁静、安慰或自豪——这些情感植根于艺术家对场景的深刻反思。王茗的创作过程始于摄影,这些照片通常拍摄于她家或工作室附近的一次散步或日常时刻。在此基础上,她进行草图构图创作,将对场景的细致观察与当下情感共鸣相结合。她经常调整细节,例如将晴朗的蓝天改为阴沉的灰色,或移除人物和多余的元素,以精准调整作品的情感氛围。她的绘画并非对现实的直接再现,而是对记忆或其想象性再诠释的心理映射,折射出她与这些场景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结。
色彩在王茗的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,尤其是对灰色与蓝色的运用。灰色调传递出一种沉重和时间的静默感,而蓝色——深受丽贝卡·索尔尼特(Rebecca Solnit)《迷失指南》(A Field Guide to Getting Lost)的启发——唤起一种渴望、距离感以及大气的广袤特质。在其作品《喷泉》(2024)中,苍白的灰色天空与深蓝色的底色交织,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。画面中偏离中心的喷泉增添了不安的情绪,其细腻的水流仿佛在低声哀悼,诉说着某种未曾言明的悲剧。在王茗的作品中,经常出现的象征性图案,如暗影人物与窗户,进一步深化了她对身份与内省的探讨。暗影人物中性而模糊的形象,邀请观者将自我投射于作品之中,褪去年龄、性别与种族等标识。在作品《新起点》(2023)中,一位暗影人物在钥匙孔形拱门下张开双臂。画面的构图呈现出鲜明的二元性:拱门厚重的石质结构唤起焦虑与封闭感,而通往蔚蓝天空的通道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。窗户,无论是具象的还是隐喻的,都是本次展览《徘徊窗影间》的核心主题。借助窗户在艺术史中的丰富象征意义,王茗将其作为透视外部世界与内在情感景观的视角。在作品《窗间蛛影》(2023)中,观者透过双拱回廊窗户凝视一片明亮的蓝天,鸟儿在其中自由翱翔。然而,画面却传递出一种疏离感,观者被置于窗内,渴望与外界建立联系。在窗台上方,一只纤细的蜘蛛缓缓垂下,象征着创造与耐心,也反映了王茗本人静谧且坚持不懈的艺术创造方式。
通过深具个人特色且引人共鸣的作品,王茗邀请观者停下脚步,欣赏日常生活中动人的细微之美。展览《徘徊窗影间》中探讨的记忆的流动性以及平凡事物的情感深度,温柔却有力地呼吁人们以更专注的心态与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。






上一篇:交响时空Chorus Time AI艺术作品展
下一篇:第二届"星星之火●当代青年艺术大展"
关于薇彧宸 法律责任 意见建议 联系薇彧宸